乐山师范学院坚持“一中心五基点” 精准发力学生资助工作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乐山师范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数据赋能为支撑,文化培育为引领、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五基点多维资助育人模式,看得辩证,思得周密,推得稳健,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助力学生顺利求学、全面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绝非一时之事。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中心目标,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体推进强组织促联动、强资助提发展、强改革抓提升等工作,行稳致远、取得实效。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校分管领导、学生资助中心、二级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共同参与的五级联动模式,将资助育人工作摆在学生工作的突出位置。锚定经济资助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作用,定期走访教学院,与院系领导和受资助学生开展面对面座谈活动,促进经济资助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对接上级部门,进一步细化操作性强的资助政策,深化经济资助、文化培育等方面改革,让学生资助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完善体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打通束缚学生资助工作的堵点卡点,必须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创造条件、完善制度,朝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迈进。近年来,新增和修订《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困难补助发放管理办法》《乐山师范学院学生重大疾病救助金管理办法》等14项制度文件,制定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19项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奖、助、勤、贷、补、免、偿“七位一体”资助体系,着力打造“全员覆盖、全程受助、全面受益”的学生资助工作网络。眼观全局,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也做好对教学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全面审核教学院提交材料,进行专项提问和问题分析,找准教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差原因,强力督查整改,清单式罗列督查工作要点18项,抓精准、抓整改、补短板;学生资助中心联络教学院工作人员,多次进行专项工作培训和制度讲解,确保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

  引入数据模型,赋能精准资助。越是走上坡路,越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技术要活力。通过综合测评,现已构建出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观测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该体系通过线上量化测量、线下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以BP(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运算规则为基础,综合量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最大程度地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应助尽助”。从有到优,从面到点。近年来,结合实际不断优化资助方式。探索有温度的“隐性”资助,“入学无忧”、“暖冬行动”等静默资助项目,让资助工作如春风化雨,沁润人心;探索应急微资助项目,对遭受甘肃积石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突发疾病(重病)等情况的学生,紧急发放慰问金,及时救助;探索精准资助,聚焦重点困难学生群体,分层分类资助;探索社会资源+校友资助,筹集社会资金200余万元,设立邦泰奖助学金、立人奖学金、陆川奖学金等。此外,扩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200余个,鼓励学生劳有所得、自立自强。

  构建发展矩阵,助推学生成才。积极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2023年设立6个“暖心筑梦”资助育人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教育优势,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深入开展励志和感恩教育,举办“学生奖助学金”颁奖典礼、“榜样的力量”优秀事迹宣传等活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故事传播正能量,全年面向8000余人次开展感恩励志成才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受助学生培育自强精神,努力实现从“受助”向“自助”和“助人”转化。组织开展诚信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微视频征集等活动,为受助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信息来源:乐山师范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