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常相须” 在科研道路上的行走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成都中医药大学 邱男

  邱男,女,汉族,1993年11 月出生,2016 年获得推荐硕士免试生资格,现在电子科技大学继续研究生阶段学习。在大学期间曾获得四川省2016 届优秀毕业生、2015年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 A 级证书、2014—2015 学年国家奖学金、2014—2015 学年校级学习优秀奖一等奖、2013—2014 学年校级优秀学生等殊荣。

成中医的秋最美,金黄灿烂的银杏叶让你心思澄明,毫无杂念。白驹过隙,大学四年须臾之间,临着别离,不舍依依。回顾四年,作为一个学生,始终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首要,从不曾放松一丝一毫,校园中,总是步履匆匆,忙碌于汲取课堂知识与利用所学于学术研究之间。

大学的生活多姿而精彩,然而学习之余又怎能少得了学术研究呢?为此,我参加了本专业徐莹老师的课题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人格类型关系研究》和陈玉兰老师的课题 《父性教养参与度对孩子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由此,我对科研活动兴趣甚浓,在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申报了由我负责的校级创新课题项目 《正念训练与中医情志疗法对大学生焦虑问题的缓解影响》,从中深刻体会到,对于学术人员,在科研项目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是极其重要的。

在刚参与徐莹老师课题项目时,我头一次发现心理学知识既有趣又贴近生活,因此迫不及待地向老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决心,并且计划着如何学会那么专业性的东西。然而接到任务后,我却十分茫然无助,万事开头难,作为从未进行过学术研究的本科生,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理解这些专业名词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怎么使学术与生活产生魔力的火花,更别说去完成这个项目了。幸运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非常亲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而这些都是在平日里的课堂上只闻其声的。

我开始尝试着自己做一个课题调查,想将所学所见尽快用于实践中去。冲着这个想法,我咬牙坚持了下去,于是有了后来的小小成绩:2015 年8 月,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论文 《大学生中医体质、五态人格与抑郁情况的关系研究》刊登于 《医学与哲学》(cssic 收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yxzx-50141)上;2015 年 9 月,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论文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体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刊登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科技核心期刊;2015 年1 月,我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刊登于 《中医学报》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5 年8 月,我参与发表论文 《父亲教养参与对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刊登于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省级期刊。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懂得了很多做科研的道理。这些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阅读相关的书籍,只有从文献中了解到项目的相关知识与过程,才能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这个项目,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铺垫工作。因此,我认真听取老师意见,不断地在网络上查阅相关项目知识点并分享给伙伴们,很快我们就成功完成了第一步,对项目有了充分的认识与基础。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颗不骄不躁的心以及孜孜不倦的态度,我们无法真正地学习并成长。

本以为对项目有了初步认识,就可以着手学习并研究项目,在仔细地思考和权衡之后,本着做科学研究需要严谨与坚持的想法,我最终决定先进行问卷调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坚持去各个学校四处散发问卷,坚持没日没夜地录入问卷结果,坚持忍受作为科研人员的单调。最终,我们成功录入了九百多份数据,完成了我认为最难的部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才发现原来科研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同样是快乐的过程,只是当时傻傻的没有发现而已,结束时候的那种成就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同时,我深深地明白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为了自己、为了学术的过程,当你真正明白学术研究的快乐的时候,就是我们成长的时候。

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之下,我拿着数据给老师看,谁知 “噩梦”才刚刚开始。老师很是赞赏了我的工作效率,并指出,接下来的一部分工作才是重点,需要将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并给出最终的具体参数测试结果,分析结果所表明的社会现状。我很苦恼:要如何学习数据分析的软件使用,完成具体的分析过程?为此,我放下手中的学习,苦苦思考了好几天。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反反复复研读相关的统计书籍,并厚着脸皮找统计课的崔老师,我每周完成两个分析点的学习,虽然有时候熬夜到3 ~4点,但是最终拿下了统计软件的所有操作,完成了这部分最难的预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激老师们的不断指导,没有老师与同伴们的帮助,我很难有进展。同时本着拼搏的态度去完成项目,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以及丰收的成果,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完成了相关工作后,又怎么少得了论文的撰写呢?论文的格式也让我费了一番苦功夫。老师一直无微不至的关照使我加快了进度,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地纠正错误,并学习到了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等,最终成功完成了我的第一篇论文。科学研究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而最重要的是我在艰辛和坎坷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所在,没有被艰难险阻所阻挡,从这个项目起,我成功爱上了科学研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项目我培养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书山有路勤为径”,正是出于对知识的好奇,我在学习道路上才有不竭的动力,能以本科专业第一的成绩取得2016 年研究生推荐免试的资格。感谢母校,让我有机会继续行进在学术研究的途中;感谢恩师们对我的指导和照顾让我获得了 “2014—2015 学年国家奖学金”的荣誉。

在我看来,科研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就像是徒步翻越面前的大山一样,靠的是自己的坚持和一步一步的力量。即使是速度缓慢,也不能忘记了行走。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补充自身,每当我们完成一个项目研究,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就会增多,而这些知识储备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地帮助我们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成长。如一句古话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将始终怀着向学的初心,克服那一路荆棘,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努力回报母校,感恩社会。

师长点评:邱男同学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科研各方面表现突出,却从不自恃自傲,始终谦虚低调、不骄不躁,对待同学总是谦虚友好,对待学习总是毫不怠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尤其在科研方面,参与本专业老师的研究课题时,该生勤奋主动、踏实好学,熟练运用所学所知来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望该生在以后学习工作中再接再厉,驾驶着装满知识的巨轮,竖起理想的风帆,擎着奋斗的指南针,抵达科学的成功彼岸。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应用心理2012 级辅导员 杨晓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