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 梦的彼岸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西华大学 周林

  周林,男,汉族,1993 年9 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华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2 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第十三届 “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三等奖,并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及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缥缈的梦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这是初中时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 《在山的那边》的诗句,道出了作者儿时的困惑。这,同样也是当时懵懂的我的困惑。

我的家在偏远的山村,我就学的那所中学也是四面环山,整日里抬头是山低头是山,仿佛与世隔绝一般。那时的我,心中充满着无数的未知与遐想,也充满着种种盼望和期待:大山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是从名牌大学毕业来学校支教的青年志愿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在给我们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所描绘的山那边的无限风光和大千世界。他还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看看在山的那边的那片大海,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在我心里仿佛就是知识的象征,大学的象征,我无限地憧憬着大学生活,我告诉自己,我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走进外面的世界,实现多彩的人生。

当然我不知道这一切能不能变为现实。

那时,我的梦很缥缈。

单纯的梦

家庭经济状况的拮据更是让我早早地懂事。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奶奶去世得早,我从小便和爷爷一起生活,每天从学校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跑去菜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爷爷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让我懂得感恩。从小到大,我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就是当我告诉爷爷我又考了全班第一时。爷爷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沓卖菜赚回的零碎的角币当作奖励。

进入大学以来,我学费和生活费的突然增多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爷爷因常年劳作而体弱多病,左眼弱视,右眼已失明,且有高血压,意外骨折导致行动

不便,每月都需要一笔医药费。父母打工的微薄收入仅能维持我的学费和一家人基本的生活所需。于是在刻苦学习的同时,我有闲暇时间便走出校门,做各种兼职,发传单、送外卖、当家教、摆地摊……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能够早点撑起这个家。

当我第一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时,我迫不及待地将得到奖学金的消息告诉爷爷,电话里爷爷开心的笑声让我感到无比幸福。拿到奖学金后,我给爷爷买了一个带足底按摩功能的足浴盆,让长期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爷爷回家后能够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脚,消除一天的疲惫。这个时候我的梦想很简单,也很幸福。

实在的梦

2012 年夏天,我考上了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我踏踏实实努力学习,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个男生,面对唱歌、跳舞、钢琴、手工、绘画这些课程,更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一段钢琴曲弹得不够流畅,我便常常留在琴房练习直到自己觉得弹得悦耳;一个手工作业不够好看,我便修修补补或者直接重做直到自己觉得做得精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和奖学金。

习近平同志鼓励我们年轻人勇于创新创业,我的学校———西华大学大力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人文学院也一直鼓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创造,并且把创新带进课堂,这大大激发了我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的热情。我积极地动手实践,被同学们誉为 “创客”。

这时,我的梦想很实际,很具体,就是在大学里能够学好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够像初中时来我的家乡支教的志愿者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力量,用教育来浇灌更多梦想的种子,让希望萌芽。

创新的梦

课余时间我自学了计算机、电气、机械等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本专业所学的教育理论,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从而解决儿童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我积极主动地申请国家专利,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被连续驳回三次。每被驳回一次,我的辅导员廖秀美老师都会鼓励我不要气馁,并且耐心地帮我分析问题。她的鼓励和支持犹如雨露和阳光,让我创新想法的种子不断地成长。虽然过程有些艰辛漫长,但是经过细心呵护、朝耕暮耘,我终究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最终获得了两项儿童教育专业领域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凭借自己开发的 “小创客教育机器人”参加了第十三届四川省 “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获得了省级三等奖。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也有了较快发展,并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和技术课程的载体,其教育价值已获得社会认可。机器人是一门涉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系统结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其教育实施正是促使学生整合科学、技术、数学领域的知识,再以工程标准化的思想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于在校期间创办了成都市小创客科技有限公司,将自己研发的教育机器人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第一个版本的教育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玩教具市场的观察,我关注到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玩教具都是固定的功能与外形,不能够根据儿童实际的年龄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提供相适应的变化功能。并且我小时候爱拆玩具,受积木玩具启发,我设计了一个能够加入不同功能的电子模块,实现了多种玩法,并

且其外形能够使用积木件做出没有限制的拓展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在后期的第二个版本上我将主板改进为可以进行图像化编程的主控板,并且配套了一系列传感器,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进行青少年创客教育,运用现代科技前沿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助力青少年的成长。

感恩的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热潮下,我更积极地投身双创实践,将自己的智力成果不断优化,我筑造了自己的梦想,一个心怀感恩的梦想,感恩我的师长,感恩我的母校。

创业之初自己遇到重重困难,没有启动资金,就用自己大学期间打工积攒的一点钱以及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几万块钱开始我的创业。没有人脉关系,我就不断地结识教育培训行业的朋友。技术不够成熟,就自己买来相关专业的书籍通宵达旦地学习。创业之路并不顺畅,更多的是孤独与疲惫,自己的创业激情也没有最初那么高涨,但是一想到自己在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创业,更多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我选择了坚持。经过艰难打拼,公司业务不断拓展,自身的产品服务体系也不断地完善,创业之路逐步步入正轨,成立几个月后开始有了盈利,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始有了合作伙伴。

大海的梦

如今新的梦想已经起航,尽管面前的困难仍旧重峦叠嶂,但是我将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逐梦,我相信自己的梦想终会实现,像 《在山的那边》结尾写的一样:“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长点评:一个从小就渴望知道 “山的那边是什么”的农家男孩,小时候支教老师的鼓励埋在他的心里,成为他日后刻苦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他出身寒门,意志如钢。干过家教,发过传单、贴过海报,只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作为文科学生,自学工科知识,研制 “小创客机器人”,何其艰难,非三言两语可以述说。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 王大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