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四川理工学院 李周斌
李周斌,男,汉族,1993年8 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自2012 年9月就读于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卓越班),大学期间获得 2013—2014 年度、2014—2015 年度国家奖学金,“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并获得自贡市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理工学院优秀学生标兵,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我认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就应该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在思想和言行上向周围散发满满的正能量:我连续三年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两次获国家奖学金、获一次校三好学生、四川理工学院优秀学生标兵、自贡市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获得这样一些成绩,仔细想来也是幸运,是学校和学校的老师让曾经迷茫的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上进的动力,让我的大学生活没有留下遗憾。
我认为,大学生活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先走出迷茫。我在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没有了老师和家长强迫式的学习,没有了高考的目标引导,对大学的自主学习和生活模式感到新奇而随意,对所学专业知识与中学所学知识截然不同感到无所适从,对我未来的路究竟会走向何方感到憧憬但又无比迷茫。每一天的课余、每一周的周末,我究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该从何处做起成了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也像有的同学一样靠着网络游戏来打发没有课的日子。幸运的是,学校组织的专业介绍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朦胧的认知,更详细的 《专业导论》课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些许期待与向往,老师的班会指导、个别谈心及学长们的经验交流,让我渐渐地发现如果再迷茫而无所事事地读完大学就没什么意思了,我深切感受到自己不能就这样混日子,我逐渐走出迷茫开始选择奋斗。
参加学校的数学建模协会是我最值得自豪的选择。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收获的 “五一”数学建模竞赛奖状不仅是我在大学努力学习的第一份礼物,更是让我在走出迷茫徘徊后有了继续努力的持久动力。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数学,并不是因为我在数学上有什么天赋,只是因为我对数学领域的难题有着喜欢的感觉。我在学习上比其他同学多一些的努力让我毫无异议地被选拔进入了卓越班学习,努力进取与获得成绩、荣誉两者之间不断形成良性循环。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走出低落,变成更喜欢的自己,反正路还长,天总会亮。
我总在思考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也曾经反复思考为什么自己始终在原地踏步,渐渐我才明白我们学习时要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总结,任何事情只要亲身经历后总会有所收获。为此我不再将自己局限在大学要求的课程学习范围,我将空闲的时间交给了书籍阅读,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自己能静下来的时候就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时期。安静的读书让我不再被同学中一些浮华的现象所影响,也让我在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及科创活动时更加纯粹、更加真心地投入,从最真处体悟到学校举办各项学生活动的初衷。教学课堂的内与外、学习生活的静与动,让我在专业学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节能汽车竞赛、学生文娱体育活动、服务同学和师生关系方面比身边同学有了更多的收获。都说上帝不会亏待努力的人,当别人还在为找工作而发愁的时候,我已经成功地考上了燕山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也正是我在过去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付出努力的价值体现吧。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其实在很多时候一件事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有时候参加各类学生比赛,时间紧任务重,仅凭自己肯定是不能完成的,但我在老师悉心指导和团队队友无怨帮助下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在我所获得的荣誉里更多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功劳。如我在大二、大三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时,有一次比赛中要和队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计算并建立数学模型而忘记了吃饭,我的宿舍同学就当起了义务保姆的角色,在盛夏酷热中每天按时给我送饭且一顿不差,我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果没有老师、队友、室友的帮助,何来今天成功的自己?
人生应该要有信仰,有了信仰,就不断会有新的追求。大学四年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但对于我来说曾经的遗憾却是奋进的动力。我和宿舍同学们定下了“十年之约”,希望在十年之后再见面时,大家都已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将利用十年之约不断激励自己,对未来的人生进行规划和探索。在毕业告别的时候,我想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 “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只要信仰在,梦想就会在。”
师长评语: 李周斌同学恪守校纪校规,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负责,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拥有独特的认知见解,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勇于科技创新,表现非常突出,是一名有思想的合格大学生。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胡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