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坚持“三个精准” 确保学生资助一分不少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南江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核心区域县,辖48个乡镇,516个村、114个社区,幅员3388平方公里,总人口66.01万。现有公办学校93所,民办学校20所,在校学生91933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586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12257人。

南江县始终坚持把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精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确保了学生资助一分不少,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阳光快乐成长。

一、坚持“一书两函”精准宣传,政策知晓一户不少

按照精准到户到人、入脑入心的目标,“立体化”“全方位”开展教育惠民政策宣传。

一是县内就读学生发放通知书开学初,摸清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信息并建立专档,向学生家长发放《教育资助通知书》,告知本学年其子女应该享受的教育资助名称、申请流程、资助金额、打款途径,让学生家庭对教育资助政策情况一目了然。资助政策兑现后,由家长签字确认并返校存档,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足额享受教育惠民政策。

二是县外就读家长寄送告知函。对县外就读学生家长,发放《教育资助告知函》,告知家长本学年其子女应该享受的教育资助名称、资助金额和向就读学校申请流程,确保了南江籍在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对教育惠民政策全知晓。

三是县外就读学校寄送提示函。对县外就读学生学校,发放《教育资助提示函》,函请相关学校,按照相关政策为南江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兑现教育资助政策。2018年,1939名南江籍在县外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成功享受教育资助714.7万元。

二、坚持“互联网+”精准管理,教育资助一分不少

整合国家扶贫系统信息、常住人口户籍信息、学籍信息等各类系统大数据,开发建成南江县教育扶贫云平台,用大数据管理教育资助,实现了教育保障情况“一卡通”。

一是信息录入标准化。根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学段,分乡镇录入县内外就读学生信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和应该享受的惠民政策等信息。教育资助政策兑现后,落实专人及时将每位学生享受情况录入平台,做到县域适龄儿童全覆盖。

二是信息比对精准化。县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对学生信息定期筛查、汇总、比对,每发放一笔学生资助资金后,及时比对下达的资金额度、资助人数与各学校实际发放资金总额和资助人数。根据学生提出的申请,逐一追踪比对学生受助标准、发放流程等情况,对发放不及时、发放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立即纠正。

三是社会监督公开化。根据学生身份证号码,云平台为每位学生生成一个二维码,张贴在学生家庭的扶贫连心卡指定位置,同时寄送给在外务工家长,家长只需要通过手机微信、QQ扫描二维码,即自动生成电子明白卡,学生享受资助种类、资金金额、兑现形式一目了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资助的透明度与公信度。2018年8月,《四川日报》和“川报观察”先后以《巴中南江县教育扶贫云平台正式启用 南江学生将领“二维码身份证”》为题专题报道了经验做法。

三、坚持“志智双扶”精准育人,圆梦成长一个不少

按照学生资助与扶志扶智并举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能,让每位贫困学子感恩励志、成人成材。

一是加强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的始终,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定期开展“感恩资助·筑梦人生”征文、绘画、手抄报等活动,引导受助学生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2018年巴中市“资助育人、感恩励志”征文比赛中,我县高桥九义校吴雨霞等12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二是加强励志教育。“自强不息、励志成才”是我们始终坚持的育人理念,在及时足额兑现惠民政策的同时,我们为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了一对一帮扶教师,从情感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每学期举办一次“资助育人·励志图强”主题演讲比赛,是我县近年来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写身边事、说励志故事、讲典型事例,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信、自强,鼓励学生做有信念、有梦想、勤学习的追梦少年。此外,每年组织3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参加“童心向党”光雾山夏令营活动,组织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观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在活动中开拓贫困学生视野,励志成长。

三是加强成才教育。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资助工作始终,抓实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资助育人活动,让每位贫困孩子成人成才。家住沙坝乡的高二学生小文因贫面临辍学,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在足额兑现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多方努力联系香港扶贫促进会每月给予200元生活费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最终该生2018年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2018年,南江县31名贫困学生考入全国排名前十位的重点大学,贫困学生小李以670分获得巴中市理科状元。2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上乡村教师。

新时代、新征程、新业绩。我们将认真贯彻今天会议精神,纵深推进南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作出新的贡献!

 

(信息来源:南江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