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用好教育话语权 教育优先惠民生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犍为县位于岷江下游、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置郡于西汉,建县于隋朝,素有千年古郡金犍为的美称。全县幅员面积1375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现有中小学、幼儿园193所,在校学生60575人,在编教职工3528人。依托千年文脉底蕴,秉承“崇文重教”优良传统,犍为县提出了“传承教育文脉、打造教育强县”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更有话语权,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一、多渠道保障,让教育发展提速加码

近年来,犍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县委、县政府提出三个“凡是”,凡是教育的项目优先保障,凡是教育的政策优先倾斜,凡是教育的困难优先解决,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16-2017年教育支出达11.71亿元,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目标。2018年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9亿元,其中教育投入达5.76亿元。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教育事业,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全额用于教育,发动全社会有识之士和企业捐资助学,目前已募集教育发展资金3255万元。

二、全方位投入,让优质资源普惠均衡

坚持强基固本,补齐基础设施最短板。结合区域发展和城镇规划,将学校的搬迁、改扩建,与犍为“五镇同城、八区并进”、乡村振兴同步规划、统筹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整体搬迁学校14所,改扩建农村学校59所,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教育布局预先规划,提前布阵, 2016以来相继投入2.5亿元、1.4亿元、2.1亿元,实施犍为一中、犍为职中整体搬迁、清溪高中改扩建。投入3000余万元配齐高中教学仪器设施,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省级中职示范校和应对新高考提供硬件支撑。从犍为大桥沿岷江马边河,整体布局建设13所学校,形成18公里教育长廊坚持资源共享,下好教育信息化“先手棋”。为县内各中学校和村级教学点配置音体美、科学实验、计算机等仪器设备、电子白板教室等,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坚持兜底保障,送好教育扶贫“雪中炭”。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程资助体系,对义教阶段在校建档立卡贫困生提供午餐补助,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犍为籍贫困大学生全额补助学费,补助生活费每月500-700元,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从2016年秋季起,县财政每年列支250万元,为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春夏季校服各一套。

三、多形式激励,让教师队伍安教乐教

为激励广大教师创先争优,破解教师职称评聘难题,建立职称(岗位)“地方粮票”制度,增设地方性正高岗位12个、副高岗位60个、中级岗位171个。率先在全市开展名师工程建设,对评选出的名师和名师工作室分别给予1.5万元/年、3万元/年教研经费补助,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发挥优秀示范引领作用。逐年加大奖教奖学力度,从201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列支奖教奖学资金,专项用于奖励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科研成果,到2018年已增至550万元。关心激励乡村教师扎根基层,根据学校远近实行601000元的差别化补助,配套建成811套教师周转房,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稳定舒适的住房,形成乡村教师队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目标,让教育更有话语权、教师更有幸福感、教育质量更有影响力,推进犍为教育迈向优质均衡新目标。

 

(信息来源:犍为县教育体育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