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2月18日,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来自巴中市恩阳区某村的小明(化名)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上课。小明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就读于恩阳中学,初二学生。近两年来,小明的亲人相继离世,目前他只身一人,成了一名孤儿,面临失学。
“亲人们的离去,对我打击很大,面临辍学,学校及时为我申请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让我的生活有了着落,又可以回到学校读书了,我再也不用发愁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领到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后,小明高兴不已。
恩阳区教科体局按照相关规定,与区扶贫移民局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系统进行比对,通过层层审核,小明被确定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帮扶对象,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
“小明能够顺利入学,得益于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实施。”班主任老师说。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按照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能上学、上得起学”原则,恩阳区出台了《巴中市恩阳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实施细则》。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主要来源为恩阳区财政预算安排、省级财政补助、社会捐赠资金、对口支援资金、基金收益和其他合规资金。截止2018年12月底,恩阳区教科体局累计救助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本专科学生7751人,发放救助资金627.86万元。
“我们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区级主管部门审定—村镇审核公示—打卡发放’的流程,组织申请和基金发放。”恩阳区教科体局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张学万告诉笔者,“为保证资金发放安全,由学生提供收款人姓名和账号,银行直接打卡发放到学生或学生家长的银行卡上。”
为保障教育扶持救助基金的顺利发放,恩阳区教科体局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管。健全困难救助信息库。按照教育救助基金实施细则与管理办法,多渠道、多层次收集和汇总建卡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信息,分类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并逐一将学生个人信息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构建信息共享大平台。各村(居)根据建卡贫困户信息,反复核对贫困学生上学信息;各学校根据学生就读情况,进村入户反复核对贫困学生家庭实际困难情况;根据各村(居)和学校核对的信息,建立信息衔接共享平台。当村级和学校核对信息相同时,即开展困难救助,确保救助范围全覆盖。特别关注村级和学校单方面反馈的信息,并反复核对贫困学生的就读情况;重点关注离开恩阳区上学的贫困学生及家庭困难情况,并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与贫困学生当事人或监护人取得联系,确保教育基金救助对象不落下一人。
(信息来源:巴中市学生资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