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编者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万源市皮窝小学教师蔡宗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当好 “勤务员”;凭着高尚的职业情操,当好 “守门员”;用无私奉献,当好 “服务员”。她的一片丹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万源市皮窝乡地处大巴山腹心,是全市为数不多的高寒山乡之一。说起该乡的条件艰苦,地势险要,当地有句俗话为证:皮窝的雪,梨树的风,大巴山顶在云中。
在这个高寒山乡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深受同事、孩子和乡亲们爱戴的“深山孩子王”。她的名字叫蔡宗琼,她的故事已经在该乡家喻户晓。
同事眼中的“蔡大姐”
蔡宗琼从教24年,就在皮窝坚守了24年。在这24年的大部分时间,她都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村小任教。
皮窝小学二年级教师石小波告诉笔者,热心肠的蔡宗琼,总是在心里挂念着同事家里的难处。“还是我去下村吧,小李怀着孩子呢!”“还是我去村小吧,杜老师年纪大了!”……每次需要派教师到村小任教时,蔡宗琼都会以种种理由代替同事下村。她也因此错过了很多和自己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儿子高考,她没能在家给儿子做点好吃的;儿子第一次去外地上大学,她没能去车站送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村小一呆就是十来年。
不管同事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第一个站出来帮忙的也总是蔡宗琼。哪怕是谁家两口子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嘴,她也会耐心地去劝上好半天。因为她的热心肠,学校上上下下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都亲切地称她为“蔡大姐”。
孩子眼中的“蔡妈妈”
蔡宗琼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垫付医药费;为困难的孩子买学习用品,这些都已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皮窝小学校长张书正说,皮窝乡现今除了中心校本部,还有一个离乡政府10多公里远,地处高寒山区的教学点——中坝河村小。那里,一间教室中分了一、二年级,还有学前班的儿童。蔡宗琼成了30多位学生的主心骨,既要上课又要煮饭,还要负责30多名学生上学和回家的安全。
因为孩子们年纪小,蔡宗琼不但当起炊事员,而且主动承担起给他们洗碗的义务。
午休时,孩子们便围着她,唱唱跳跳。懂事的几个女孩,还会用稚嫩的小手给她捶背,心疼地问:“蔡妈妈,你的腰还疼吗?”
乡亲眼中的“蔡老大”
因为在家排行老大,乡亲们都亲切地叫蔡宗琼为“蔡老大”。
皮窝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述国告诉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皮窝人,蔡宗琼对乡亲们有着一份诚挚的情谊。
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中,蔡宗琼所联系的好几户村民都是留守家庭,她给乡亲们留下了一句最朴实的承诺——“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去年国庆节,王奶奶来电话了:“老大啊,我家收了几十斤板栗,你看我这老的老,小的小,不晓得怎么背得出去卖成钱哟?”一个电话,蔡宗琼来回走了十几里山路,帮王奶奶把板栗背到了街上,托人带到万源去卖了,一斤比在皮窝还多卖了3元钱。
“蔡大姐”、 “蔡妈妈”、 “蔡老大”,这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不仅见证了蔡宗琼老师心系群众、勤劳务实的高尚品质,也见证了她一片丹心献给教育事业的满腔赤诚。